这里要先引入一个概念,什么叫B2B?什么叫B2C,C2C?
B在本词条中是英文Business(商人)的缩写
2在英文中的发音是two,跟to同音
C在本词条中是Customer(客户)的缩写
B2B就是企业跟企业做生意,也就是Business-to-Business的缩写 ;
B2C就是企业跟终端客户做生意,也就是Business-to-Customer的缩写;
C2C就是消费者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行为,也就是Customer–to–Customer的缩写;
举个栗子:
粮农批发市场,来卖瓜果蔬菜粮食的,都是企业主或者个体户老板,来批发瓜果蔬菜粮食的也是企业主或者个体户老板,这就是属于B2B的范畴;
菜市场,卖瓜果蔬菜的都是个体户老板,来买瓜果蔬菜的都是买回去自己吃的客户,这就是属于B2C的范畴;
还是菜市场,有些农民伯伯自己拎了一些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来卖,卖完了换点钱又到市场别的个体户摊位上买了点鱼肉回家吃,在这里这个卖瓜果的农民伯伯既是卖出瓜果的个体户角色,又是买进鱼肉的消费者角色,不好界定所以称为Customer,他把自己的瓜果蔬菜卖给其他的Customer,这种行为就叫C2C。
阿里巴巴就是属于B2B,其实在真实市场中也会有B2C的行为,在这里我们以主体结构为B2B为准;
淘宝天猫就是属于B2C,C2C,其实在真实市场中也会存在B2B行为,在这里我们以主体结构为B2C为准。
话题回转到阿里巴巴上,阿里巴巴毕竟是批发性质的商城,批发商城的主体客户对象是企业主、企业高管、企业采购人员,还有少量的终端客户。
经常在运营交流群里,柴木头就给大家唠叨,阿里的池子就那么大,为什么?全国17亿+的人口,有多少的老板和企业高管?又有多少终端客户?
此处划重点,B端客户基数很小!!
一个城市里瓜果蔬菜批发市场能有几个?少则一两个,多则三四个。
但是一个城市里有多少菜市场?你数得过来么?甚至还有在街边自己独立门户的,在超市附带销售水果蔬菜的,都可以称为菜市场。
再次划重点,B端平台很少!!能做起来的B端平台更少!!
你见人家瓜果蔬菜批发市场,天天人满为患?天天交易频繁?估计普通的一个菜市场一天成交笔数就能有大几千笔,而批发市场估计一天的成交笔数才大几百笔吧。
再来划重点,B端采购频率相比C端很低!
柴木头偶尔也常锻炼身体走路去菜市场买点菜,买一次菜大概两三百,我相信应该是属于中高阶段客单价了,要是换我家老佛爷去买菜,很少有一次买菜超过一百大洋的。但是在批发市场呢?人家一次成交就是几卡车,不去看菜的种类,均摊下来一卡车菜再怎么滴也要2000大洋吧?按5车算好了,就是10000块。
再来划重点,B端采购客单价相比C端要高!
那有的看官就不乐意了,为毛我阿里店铺都是几十块几百块的毛毛单?这就有三个因素了,一方面是平台因素,现在代发、微供,也就体现出来了阿里未来的主体趋势之一:碎片化,把很多大的订单都分散成了小的代发;
另一方面就是阿里的运营者,把很多C端的流量搞进来了,不是真正的B客,但是贪B端的便宜,正好你闲着也是闲着就卖他一些了,你说你能指望他们的单子大么?
再一方面是客户采购因素,我跟你第一次做买卖,我总要拿样看一下吧?拿样OK了我下次大批量采买,拿样不OK也就这一次的拿样单了。
前几天有个老板给我打电话问我:“柴老师,我是做服装的工厂,这个9.20活动你觉得我要不要报”?
我当时也没直接回复他,就只是问他:
今天你不是做服装厂的老板,我柴木头才是做服装厂的老板,你是开淘宝店的卖我生产的服装的店主,一件衣服我卖你50元,你在你的淘宝店卖80元,你平时一个月能卖300件。今天我告诉你我要搞活动,你给你出45元一件,你会从我这拿多少货?
那老板也迅速的就反应过来了,然后回复我:
我肯定是我卖出去多少件才会在你这补多少货的,不然我一次买个五百一千件的我自己资金都压死了,卖出去还得全部砸我自己手上。
再次划重点:你的客户买你的产品回去不是自己吃的,也是要根据市场行为来的!是有理性的采购行为,不是冲动型的消费行为!
又轮到柴木头去菜市场买菜了,我装着菜就直接扔给老板过称算钱掏钱走人,全程五分钟顶天了;但我要是去批发点菜自己回来开个小菜店的话,我肯定会问供货的老板你们是否货源稳定,是否质量OK新鲜度如何,再货比三家问问其他供货的老板,最终才会选定一家采买,估计没个一两个小时下不来。
继续划重点:B端客户相比C端客户,静默转化要低,询盘交谈几率要高,成交周期要长。
假设柴木头这菜店开起来了,也习惯一直在一家A老板家进货,但是某天他家断货了,我就只能去别家进货了。
1、一番辛苦寻找后,终于又找到一家合适的B老板供货了,并且价格还比原来A老板那要好,并且质量也不差。原来给我供货的A老板又通知我他们恢复供货了,你认为我会找A老板继续进货?
2、一番辛苦寻找后,发现市场上都断货了,我没找到合适的供货商,没办法,菜店开不下去了,只能关店大吉。然后一个月过去了,A老板又通知我恢复供货了,但是我特么的已经转行卖手机了,不卖菜了,我还找你进个锤子的货?
3、一番辛苦寻找后,终于又找到一家合适的B老板供货了,价格和质量都跟原来的A老板一样。过了一段时间A老板通知我他们恢复供货了,一问质量价格还是原来一样,那我为什么要找你进货?我现在跟B老板合作的很开心,并且B老板没断货过,你A老板断货过,我肯定还是继续跟B老板合作了。
继续划重点:保证好你的供应链顺畅,B端供应链思维很重要,客户追求的是长期合作,不是一锤子买卖!不要认为客户是你自己豢养的,离开你就不能活了!
转自 柴木头 电商礼堂
原创文章,作者:阿里巴巴商学院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020zxd.com/668.shtml